尋訪樹叢裡的野性非洲,坦尚尼亞的變色龍
高山--吉力馬札羅(Kilimanjaro)
司機是一位小夥子,對車子有異常的狂熱,一路上跟我的夥伴Andre大聊Subaru。離開大城市阿魯沙〈Arusha〉已經兩個多小時,漸漸進入陰鬱的山區。路上碰到了喪禮的遊行,稍稍被耽擱了一下,氣氛平和,但感受不到哀傷。我們來到了吉力馬札羅山麓,查加人〈Chaka〉的領地,一個當地人都急著想離開,極度貧窮的區域。
貴為海拔5895米的非洲第一高峰,是許多登山迷的「此生必去」。如果由吉力馬札羅的南側眺望,你會觀賞到完整的錐形體由平地竄出的挺拔,以及終年積雪的山頂。緊鄰古老的東非大裂谷,更賦與它無與倫比的神秘感。提醒你,別把事情想地太浪漫,攀登它可是件辛苦的差事,有多條路線,最輕鬆的也得花上四天的時間,外加五百美金以上的嚮導、廚師費用。
同伴當中,也有人懷著所謂「此生必去」的情節,因此我們來了。但才剛結束大草原數日餐風露宿的獵遊,一行人根本累癱,口袋也沒有多餘的美金,只好決定草草顧一輛車到山麓晃晃,回來再來說嘴:「噢,其實吉力馬札羅山我們也去過了!」
山區溫度比城裡又更冷了一些,來迎接的嚮導卻說一點都不冷,我們被帶著往瀑布移動,嚮導催促著,說這是很適合下水游泳的溫度,很多歐洲人都喜歡。彬彬有禮的嚮導先生,不到攝氏二十度,硬要叫人游泳是有事嗎?Miss Kilimanjaro的出現則令人百思不解,她穿得漂漂亮亮,鮮艷藍色上衣、緊身褲,搭配塑膠皮細緻的涼鞋,照樣陪我們走有藪貓出沒的小徑、溯溪,穿過香蕉田、咖啡田。聲音也頗優雅,但整體來說,需要擦點香水稍稍掩飾一下體味。大夥一點都不想游泳,總得想些事做打發時間,因為少年司機已不知躲去哪,一時半刻恐怕不會現身。
「這邊有變色龍嗎?」我問,我的兩棲爬蟲天線可是24小時都開著。
「變色龍啊……」嚮導喃喃自語,便朝著水邊的樹枝猛看,沒幾分鐘,隨手拉了一隻下來。然後我啞口無言驚呆了,是吉力馬札羅雙角變色龍
吉力馬札羅雙角變色龍是寵物市場不常見的品種,野地裡分布的區域極為侷限,僅棲息在坦尚尼亞北部的吉力馬札羅山區。這種戀家的生物圈釘子戶,離開了棲息地,就失去所依賴的事物,所以它存活率極低,當被關在某位粗心的寵物玩家籠子裡。
以前我總認為,動作緩慢的變色龍之所以能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中存活,靠的是攀附在樹枝上隨風搖曳的移動方式,讓掠食者誤以為是植物的一部份,所謂與環境融為一體的擬態並不存在於變色龍的生存技能中,因為有些品種的體色實在鮮豔過頭了。直到親眼看到一塊疑似樹皮的東西,它是另一隻雙角變色龍。
《馬達加斯加,我們終於見面了!》這本書裡面提到:
“變色龍會變色的原因,是因為體表佈滿了色素細胞,這些細胞會因為環境狀態或者個體情緒而變色。體色的變化,與為了躲避天敵而融入環境的擬態,並沒有絕對的關係。”
該書作者一定是沒看過吉力馬札羅偽裝大師的本事。
大部分的時候,所謂理想的生態旅行劇本應該是:由專門的人帶到專門的地點,然後最後全部人一起沉浸在「啊~真是不虛此行!」的歡愉中。誰知道,就像當地人也驚訝於為什麼一隻小蜥蜴會突然換得小費。沒差,反正我們各取所需。
海島--桑吉巴(Zanzibar)
一隻綠色的東非日守宮勾起了我馬達加斯加的回憶,它躲在陽台的冷氣下方,當地人通常不會這麼專注地看它。附近的清真寺傳來了宏亮的頌禱聲,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桑吉巴島首府、位於島嶼西岸的石頭城(Stone town),沒有觀光掮客打擾是相當奢侈的享受,我在這位置隱蔽的小陽台,意外感受著阿拉伯式的祥和。當地人說,東部的印度洋海岸是更值得一去的人間仙境,我想我還是趕緊找個交通工具跟陽台的日守宮朋友告別吧。
驅車前往東的路上,座落於桑吉巴島中南部的喬桑尼森林保護區(Jozani Forest)因為桑吉巴紅疣猴的存在而聲名大噪,這種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僅零星分布在島上的幾處森林,全球數量估計不超過三千隻,喬桑尼森林的族群就佔了總數將近一半。保護區內撞見紅疣猴是輕而易舉的事,紅色的毛髮造型極其怪異、顯眼,對人類也絲毫不害臊。大部分的人可能因目睹了保護區內繁衍興盛的紅疣猴,而對該物種前途保持樂觀,但你要想想,其數量與生存環境的侷限,也許某個重大的天然或人為的事件發生,就將導致珍貴的靈長類徹底在野外消失。
保護區的管理室附近,瘦巴巴的尼羅巨蜥趴在石頭上曬著太陽,不見任何威風凜凜的巨蜥本色,顯然與人類彼鄰而居並沒有討到太多便宜。遙想家鄉的同胞仍沿著馬拉河岸,狡猾地收穫一窩又一窩的鱷魚蛋,自己身形卻日益消瘦,有幾分他鄉不得志的惆悵。
正當要離開森林時,我目光沿著周圍的樹叢掃視,有了令人興奮的發現,猶如綠寶石般閃亮的噴點變色龍。對我而言,找變色龍的樂趣總不同於其他的野生動物,藏身在樹叢裡的小傢伙有高超的掩飾技巧,多半會將人類的視覺給蒙騙,而一但被發現了,變色龍不會迅速消失無蹤,或鑽入水底,只任憑你慢慢靠近,看個仔細。
噴點變色龍不同於前述較罕見的高山型變色龍,其分布區域幾乎涵蓋了半個非洲。當初幫噴點變色龍取中文俗名的人頗有新意,因為顯然不是由其英文俗名Flap-necked Chameleon直譯,而變色龍的外觀,確實就像不慎被噴濺到的油漆工外衣,你覺得呢?幾分鐘的觀察過程中,一款變色龍展現了多種風情,讓人目不暇給。
果然再次印證,每種野生動物,只要細心觀察,都有其動人之處,即便不是懷著對兩棲爬蟲類的絕對狂熱。做為一個生態旅行文章的撰寫者,這一直是我信奉的中心價值。
2 則留言:
我對非洲的動物也是情有獨鍾 甚至夢想著有一天能飛往當地親眼瞧瞧 看完你的文章讓我更加興奮了 哈哈
那就祝你夢想成真了!
張貼留言